嘉树

一朝容色茂,千春长不移

谁看Patrick Melrose,谁就是我的朋友!

这个剧太!漂亮!了!

主人公先先声夺人地展现了自己混乱、绝望的情绪,表演非常见其技巧——没有前因后果,只是一个突破大众认知的畸形人格。运用大量的空间、时间平行的蒙太奇技巧,营造出迷蒙、凄凉的氛围。第一集以众多隐喻和情感秘密搭建了一座围城,激发人强烈的探索欲望。就像Stingo听到楼上激烈make love和打骂而始进入Sophie世界一样。实际上第一集就是第三者的探索视角。

第二集是20世纪上流社会群像,富有年代感和起源性,仿佛现实主义壁画。叙事仍是含蓄的,但是毫无违和感地代入了少年Melrose的视角,小男孩的表演与本尼的表演无缝对接,令人惊叹。第二集的人物线条,与前后剧情有极精细的缝合效果,也是此部剧温厚、沉郁、精致之处。

第三集的Party是一个爆点,一个key,富有极端戏剧性色彩。荒诞的口角、异变的人际关系中,贵族的金字塔——公主出现了,她一开口,就体现了她更胜一筹的尖酸刻薄、像僵尸一样的性情。这种【高贵】的幻灭,成为上流群体性格特征的特写。主人公从宴会女主人家即将复刻他命运的小女孩那里,找到了心理救赎的出口。相望的不幸,正是相望的幸运。随着主人公的秘密天井被揭开,第一集搭建起来的朦胧情境被解构了,人物矛盾的第一维度被消解。就像寒冰融化、春波乍明,所以“上流社会”的Party一散,长期忍受诸般孽苦的“上流人士”也纷纷寻找自己的心灵出路——他们和Melrose是平行的,Melrose是他们的镜子,照出他们的命运。

第四集忽然下拉了20年的时间条,以第三代人为镜面和参与者,父子间的血亲侮辱以父亲死亡为终结,母子间的矛盾最后爆发了。第一集中Melrose的混乱,源自于对他父亲真实的仇恨。第四集中母亲的混乱,则源自于她对她孩子真实的冷漠。代际碰撞、童年阴影和文化枷锁噼里啪啦撞在一起,主人公旧的心理疾病被新的心理疾病所取代——他不仅要面对旧情、自我,还要面对财产、家庭,后者是更细微更沉重的考验。生活的折磨是无休止的,而人的挣扎愈探愈深。

第五集的葬礼、时空剪辑和心理疏导,和第一集高度呼应,主人公歇斯底里、逃避现实、和Julia数度风流。而伴随着最后一个【上流】的死亡,过了时而仍纠缠不休的血统和阶层的困扰可以稍稍作罢。挚友、爱人的体谅和呵护,使Melrose终于找到了【活着】的出口。在他妻子让他把真相告诉他母亲之前,我很喜欢他和Julia长期情人的关系,充满了欲望、背德感和动物性风流。但是他妻子最终鼓励他【不再逃避】,是非常棒的灵魂伴侣了。

谁看《Patrick Melrose》,谁就是我的朋友!

评论
热度 ( 41 )

© 嘉树 | Powered by LOFTER